1、回轉式衰變池
回轉式衰變池就是使用持續滲水式,對其衰變池開展分隔,運用水利學里的拉流基本原理,將放射性污水的處理貯留和核衰變全過程融合在一個水池中持續展開,現階段普遍作法將衰變池分成3格。回轉式衰變池的容積依據醫院放射性廢水流量最多藥物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10個半期測算,衰變池每個格子容積依據容積開展平均分。回轉式衰變池相較于間歇性衰變池的優點是使用方便,不用設定閘閥和潛水排污泵,運用了水利學基本原理,另外在池體分隔中加入引流墻,那樣防止短流情況的與此同時還能保證放射性廢水的水力停留時間。
2、水力停留時間及衰變池容量的確認
衰變池容量V可按住式來計算:
V=Q×T
V:衰變池容量,m3;
Q:醫院門診放射性物質污水排放總流量,m/d;
T:放射性廢水水力停留時間,d;
放射性廢水的水力停留時間可按照最多藥物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10個大半個衰期或按放射性核素的核衰變公式換算。現在大部分醫院門診都是按照最多藥物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10個藥物半衰期進行計算放射性廢水的水力停留時間。據統計,醫學中常見治療放射性藥品有131I、99mTC、18F等,在其中131I的藥物半衰期大約為8天、99mTC的藥物半衰期大約為6.05h、18F的藥物半衰期大約為110min,不難看出以131I廣泛使用且半衰周期時間最多,碘131的藥物半衰期大約為8天,10個半期大約為81天,故放射性廢水的水力停留時間大約為81天。
3、衰變池工程項目案例
本衰變池池關鍵收集到的是核醫學科PETCT/CT室醫務人員配液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水及患者服食放射性藥品(如131I、99mTC等)時產生的糞便。因為在帶有放射性元素源地區配有大便器,所以其放射性廢水和廢水需獨立搜集,且搜集放射性物質污污水的處理管路應使用抗腐蝕的特殊管路,一般為塑料軟管,在管外圍包錫墜以避免輻射泄露。收集到的生活污水處理先要進到農村化糞池才能進入衰變池,而放射性廢水能直接進到衰變池。
3.1衰變池容量及醫院門診放射性物質污污水流量測算
以醫院核醫學科每日醫治59人(較多總數這樣算下來),每人大概造成5-10L污水,患者去醫院短暫停留,取均值造成廢水排放量7L/人計。
醫院門診擬擴張核醫學科衰變池容量至49.5m3(共有三格衰變池,每一個池容量為16.5m3),放滿第一個衰變池必須40.0個工作日日(56天),放滿第二個衰變池必須79.9工作中日(111.86天),放滿第三個衰變池必須119.9個工作日日(167.9天)。
I131核衰變時長T1/2=8天,十個藥物半衰期后(81天,一共57.86個工作日日),從上述傳統估計得知,放滿第二個衰變池時長已善于核素十個藥物半衰期的時間也,在這里經營規模時該衰變池設計容量行得通。
3.2衰變池結構類型
本項目選用回轉式衰變池,并且在衰變池前邊設定農村化糞池。依據本項目衰變池服務患者總數,裝置農村化糞池選用容積為2m3的玻璃鋼纏繞化糞池已能夠滿足國家行業標準技術標準及廣州地區性技術標準規定。衰變池按照其容量均值分為3格,并且在每列上邊開檢查口,以便于維修及放射性量檢驗。在衰變池的出入口設定污水檢查井,用于檢查其出水量是否滿足國家行業標準。本項目衰變池電路原理圖如下圖所示3:
3.3常見問題
因為放射性藥品污污水一般具備酸堿度、且有非常大的空氣污染,因此衰變池的總體設計中要加強防腐蝕、防潮處理,保證不滲不漏水;其衰變池前后左右管道、閘閥應用面耐腐蝕原材料,防止放射性物質的泄露,造成二次污染。